行业规范
                    浙江省律师协会关于加强对重大敏感案件 律师辩护、代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日期:2023-09-15
                    阅读:1,065 次
                
    
    
             
    (2006年3月24日浙江省律师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一、为了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指导,保障律师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律师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所称重大敏感案件,是指: 
 
 
        1、涉及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的; 
 
 
        2、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群体性、集团性诉讼或非诉讼; 
 
 
        3、与县级以上政府或政府部门的重大行政行为相关的; 
 
 
        4、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因执业而成为诉讼或仲裁案件当事人的; 
 
 
        5、其它涉及社会敏感问题,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三、律师办理重大敏感案件时,只能在法律途径内、就法律问题履行职责。坚持遵循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则,帮助当事人选择合法、适当、平和的争议解决路径和方式。不参与当事人或其代表人、代理人的上访活动,不支持当事人以违反社会治安、干扰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的手段促使案件的解决。 
 
 
        四、律师协会负有指导、规范和保护律师依法办理重大敏感案件的责任。 
 
 
        五、律师事务所受理重大敏感案件应由律师事务所至少三名以上执业律师讨论决定,并在受理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书面呈报当地律师协会。 
 
 
        六、律师承办重大敏感案件过程中,办案思路、所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或所出具的重要文书必须经过事务所集体讨论。 
 
 
        七、律师如果发现有影响社会稳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的情况必须及时通过事务所向当地律师协会汇报。 
 
 
        八、律师事务所对承办律师应尽监督之责,如发现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采取补救措施。 
 
 
        九、对重大疑难问题把握不准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可以申请当地律师协会组织相关业务委员会研究论证,当地市(省直)律师协会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指派所属相关业务委员会进行研究指导。 
 
 
        十、提交业务委员会论证时,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应当如实全面汇报案件情况,并提供相关依据。各市(省直)律师协会业务委员会应当对案件进行认真研究、讨论,并提出指导意见。 
 
 
        十一、各市(省直)律师协会应当及时、准确掌握律师办理重大敏感案件的进展情况,并迅速上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应当自觉接受协会及业务委员会对案件的指导和监督。 
 
 
        十二、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应当妥善完整地保管所办案件的全部资料。 
 
 
        十三、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及主管律师协会在办理及指导重大敏感案件过程中成效显著、功绩突出的,由主管部门予以表彰。 
 
 
        十四、各市(省直)律师协会应当拨出一定资金保证业务指导工作的正常开展。 
 
 
        十五、各市(省直)律师协会应当加强与公、检、法各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帮助律师解决办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律师的人身和执业权益受到损害时,律师协会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十六、本《指导意见》由浙江省律协常务理事会负责解释。 
 
 
        十七、本《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