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律师行业紧扣省厅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以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目标,努力构建开放、便民、新型、安全的营商法律服务新格局。目前已成立涉企类标杆团队12个,建立律师法律服务点5个,开展律企对接活动15场,签订合作协议6个,该市律师事务所与境内外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6家,走访企业1500家,举办各类涉企涉工专题讲座32场次。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做实做细“涉企涉工”法律服务。针对企业春节后开工、用工高峰,组织律师开展劳动合同签订、工伤认定、工资发放、职工辞退补偿等企业用工法律服务。截至目前,义务市律师协会共举办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法律讲座12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依法经营、企业家安全创业。
二是把脉经济走向,创新开展“互联网+”法律服务。开办“互联网法律大讲堂”4期,主要讲授网络侵权投诉、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网络犯罪等内容;与“义乌发布”、中国义乌网等媒体合作,推出互联网法律服务特刊3期,通过律师以案说法的形式,积极防范电子商务行为中易发生的各类纠纷;服务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成立律师志愿服务队,在展会设立律师服务点,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法律服务156次。
三是发挥区域优势,持续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积极推动建立义乌与俄罗斯、捷克等国的法律服务联盟,编印《中国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用工、运营、销售、产权保护等提供风险提示,打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优质营商环境;加强与非洲贸易往来频繁国家的法律服务联系,依托“中非智库”研究所推进义务市“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工作。
四是强化党建引领,尝试开展“特色小镇”法律服务。律师行业党委与义务市“特色小镇”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在绿色动力小镇、光源科技小镇、陆港电商小镇和丝路新区小镇陆续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点,党员律师定期提供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劳动用工等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各项活动31次,在潜移默化中增进“特色小镇”法治元素融合、法治思维树立和法律服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