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东区司法局推出的“阳光8号”党员律师公益服务项目被浙江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律师行业党建创新项目,被江东区委组织部评为2015年度基层党建优秀“书记项目”一等奖。1月21日,由江东区政法委主办的“开门评警”活动中,两代表一委员、街道干部、居民代表对“阳光8号”党员律师公益服务给予高度肯定;2月4日,江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杰农对“阳光8号”党员律师公益服务项目作出批示肯定:“‘阳光8号’这项工作,区司法局做了许多工作,成效明显,请继续努力”。
2013年以来,江东区司法局根据区域律师行业特点,推出了“阳光8号”志愿服务这个载体,为律师行业党组织和律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
一是科学配置。以属地结对为原则,组织27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170名党员律师结对74个党代表工作室,每个党代表工作室派驻2-3名党员律师,以“法律顾问”身份于每月8日开展驻室接待服务,实现“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全参与、党员律师全动员、党代表工作室全覆盖”。针对党代表工作室所处场所特征,按照能岗相配原则,合理安排专业律师入驻,提高服务针对性。在党代表工作室专门设立“党员律师接待点”,实行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工作机制等“六上墙”,并统一形象标识、接待记录本。
二是细化服务。坚持服务大局促稳定。引导党员律师通过定点接待、入户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积极协助做好上访案件处理、突发事件现场配合、行政诉讼应诉等社会矛盾调解工作,尤其重点围绕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做好涉信涉法指导。去年以来,围绕“三改一拆”,组织30余名党员律师组成专业服务小分队,到涉信涉法一线,提供法律咨询、司法强拆论证等服务180余次,有效推进拆违进度,维护了辖区稳定。坚持服务社区强氛围,要求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协助社区完善“一支普法宣传队、一套法律书籍、一所法制学校、一个宣传窗口、一个普法广场”等“五个一”普法宣传载体,并定期组织律师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法律文化晚会、法律专题讲座等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活动,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先后组建以党员律师为骨干的普法宣传队60余支,配备法律书籍160余套,建立法制学校12个、宣传窗口72个、普法广场21个,开展各类活动170余场次。
三是优化机制。建立公告机制,制作结对共建手册,公布驻所律师简介、联系方式、特长法律领域等4方面信息,先后向群众发放近3.2万份,方便群众联系咨询。同时,在“阳光8号”党员律师接待日前3个工作日,公布驻室接待律师基本情况、接待时间等相关服务信息,社区还可根据群众需求排摸情况,主动对接结对律师事务所安排相关律师并提前通知居民。建立抽查机制,在“阳光8号”党员律师志愿服务日当天,由区委组织部和区司法局抽调10人,分组随机抽查10-20家党代表工作室,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询问等形式,检查党员律师到岗情况、党代表工作室组织宣传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通过这些举措,江东区司法局真正把区域行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用实实在在行动赢得群众“金口碑”,前期,江东区“阳光8号”党员志愿服务入选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评选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因“阳光8号”志愿服务项目成效突出,江东区的律师行业党委被市委组织部评为2014年度市级“闪光之星”基层党组织,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和平、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和江东区委书记胡军均对律师党建工作予以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