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兴市司法局、市律协深入开展律师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律师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是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将诚信教育作为律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体课程,建立完善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行业诚信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开展青年律师大比武、巾帼律师论坛、律师沙龙、律师“千人培训会”、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律师牢固树立诚信意识。2015年以来,参与学习的律师达4102人次。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支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通知》,实现“所建与党建”同步抓,有力推进了律师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继续发挥党员律师示范岗、党建工作模范所和模范党员律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基层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党员律师全部配“亮牌戴徽”。截止目前,设市律协党委1个,全市87家律所中29家律师事务所成立独立党支部,33家律师事务所成立9个联合党支部,全市共有律师党员359名。2014年,市律协党委也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双重管理党组织。
二是形成社会化监督模式。健全公示制度,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律师网上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嘉兴市司法行政网”、“嘉兴市公共法律服务网”,构建线上律师诚信体系,将各律师事务所基本信息、奖惩情况、考核情况等及时予以公示,形成律师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监督模式。推行执业公示制度,以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引导全市律所把执业律师的姓名、照片及执业证号,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律师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内容统一上墙公示,向当事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律师诚信记录档案,以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奖惩信息为主要内容,规范建档,并通过司法行政网、律师协会网站向社会公布,为宣传推荐诚信守规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提供准确依据。
三是坚持刚性化考评办法。推进星级律师事务所建设,根据新修改的《律师法》、《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律师执业管理办法》以及市司法局、市律协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和律师事务所日常管理规范化的要求,确定考核内容,制定律师事务所百分制考核工作制度,并于2011年底至2012年初对全市律师事务所开展星级评定。截止2015年,全市7家律师事务所获得五星级律所,17家律师事务所获得四星级律所,4家律师事务所获得三星级律所。建立惩戒制度,完善对律师投诉受理、调查、行政处罚和行业处分程序,对律师投诉由律师协会统一受理、调查。经查实的,由律师协会依照有关规定做出行业处分;构成行政处罚的,移送司法机关做出处理。2015年,市律师协会惩戒委员会新增加2名具备纪委、检察工作经历的律师,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惩戒工作专业性和精准化水平。
四是搭建项目化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平台,开展“南湖先锋”专项服务活动,组织全市律师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市有机更新、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法律体检、建立法律健康档案、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规范法律顾问机制、诉讼代理、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活动,帮助依法处理法律事务,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共代理相关诉讼及非诉讼代理17042件,为1546家企业化解法律风险7423个,参与调处劳动纠纷1062件,挽回经济损失191515.26万元,预计避免经济损失7.52亿元。搭建成长平台,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精湛的资深律师赴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在县(市、区)选派青年律师挂职司法所长助理,选派实习律师挂职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综合部主任助理,引导律师积极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为律师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