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行业要闻 >> 律协动态
这个建议,被省长、副省长肯定批示!
日期:2020-03-04    阅读:2,460次

2020年2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参事室)在《参事建议》第8期刊登了省律协副会长陈三联撰写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建议》的调研报告,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袁家军省长批转省经信厅阅研,王双全副省长批示“陈三联同志这一文章对防范法律风险很有参考意义”,并批转省公安厅、省司法厅阅研。现省律协微信公众号予以刊登。


当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决策部署。因疫情的突发性、普遍性及持续性,给企业正常经营、合同履行带来了困难,如何防范和应对由此产生的法律风险,是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一、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提升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

  疫情下企业的法律风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与外部合同无法履行的违约风险;二是企业因停产停业与内部员工引发的劳动关系争议。应对举措主要有下列几点:

  系统梳理合同,全面排摸法律风险
  企业要对对外合同进行系统梳理,对疫情可能对合同履行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判研,并结合受影响的具体维度、交易对方、商业目标等因素,选择合理合法的法律应对措施,控制合同履行风险。


  加强客户沟通,及时通知合同履行障碍
  企业确因不能复工、材料无法供应、交通中断、依政府指令转产或停工、政府征用等原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而违约的,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并第一时间通知对方,避免承担扩大损失的赔偿责任。


  谨慎适用“不可抗力”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但不是对所有的个案都适用“不可抗力”,只有受疫情直接影响、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根本目的无法实现才适用“不可抗力”免责条款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如不足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当本着互利共赢、长期合作的宗旨,协商变更合同的履行方式、期限等内容,或共担损失,促成合同继续履行。


  收集、固定证据,积极应对诉讼仲裁
  双方因合同履行产生争议,一旦无法达成一致的,应尽快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为了应对证据不利而陷入被动,企业尽早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包括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通知、公告,双方沟通的函件、电子邮件、微信记录等以及人工、材料涨价等信息,必要时对证据可以用公证的方法固定。外贸合同还可以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委员会申请不可抗力证明。


  推进集体协商,稳定劳动关系
  突如其来的疫情,涉及到企业用工成本以及员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势必影响到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导致劳资关系的恶化。因疫情影响员工的工资待遇会因放假、视同正常出勤、调休、轮休、停工停产、病假、事假、旷工及居家办公等存在不同的情形,各地人社部门的规定、解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使企业也无所适从。企业处理与员工劳动关系的基础是有效的规章制度,即“内容合法、民主程序和告知员工”三个步骤,建议采用专项集体协商的方式,发挥企业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隐患。


二、政府应着力政策指引,助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加强政策保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要出台更多好用管用的政策,帮助企业活力复苏,特别是人才、劳动关系维护、物流、资金、税收、运营成本、市场拓展、纠纷解决和法律服务等多维度出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提升履约能力。二是要关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把这场疫灾作为贯彻落实不久前我省出台的《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有利时机、重要契机,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实惠。三是用好用足“最多跑一次”“三服务”“数字浙江”等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克时艰,确保“两手硬”“两战赢”。


  实施法律风险管理健康码制,推进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
  参照杭州健康码,由政府大数据管理局开发法律风险管理健康码。对聘请法律顾问、有合同评审管理制度、信用等级为3A级、无执行失信和行政主管部门处罚记录、无以被告或被申请人身份涉诉讼仲裁、无正在执行程序记录、企业持续经营等7个方面条件生成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绿码;对缺少一项的生成黄码;对企业或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为执行失信人、企业被市场监管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企业有案件正处于执行程序且拒不执行、企业正处于申请破产程序中、骗取法律风险管理健康码的则生成红码。法律风险管理健康码可供公众公开查询,引导企业以健康码展示自身法律风险管理能力和诚信履约信用,促进交易安全。


  政府采购法律服务,支持企业防范和应对法律风险
  一是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组建由律师为主体的专项法律服务团,协调、指导和帮助企业处理疫情项下的法律事务;二是引导律师等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法律政策解读、法治体检、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三是对重点企业或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产业,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点对点的法律服务支持;四是用好用足“三服务”平台载体,向重点扶持或提出申请的企业派驻法律代表,为企业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提供协调、服务和指导,也可以采取结对帮扶、包片包产业园区等模式,充分共享法律服务资源。


  加大法律服务机构扶持力度,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
  一是要出台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对提供在线法律服务和通过AI等机器人提供共性的法律服务产业的培育、扶持,推进法律服务产业的发展;二是出台奖励政策,对帮助企业实施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的法律服务机构进行评优倾斜、特别奖励,用评优、奖励促进公益法律服务的供应,对困难企业给予法律服务和证据保全等提供法律援助和专项资金扶助;三是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研发创新专业产品,满足法律服务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加大公益性法律服务产品的投放。


  支持司法机关为企业履约提供司法保障
  一是要尽早制定出台疫情下各类民商事合同履约的具体指导性意见,不能让各种专家解读霸屏,使企业无所适从;二是依法审理和审慎执行涉疫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借款纠纷、产品质量、医疗纠纷等民商事案件,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和诉源治理;三是加强司法机关权威性普法宣传,通过具体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李军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