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行业要闻 >> 地市动态
平湖市三大举措推进民生律师工作再升级
日期:2016-04-29    阅读:1,941次

今年以来,平湖市司法局以推进民生律师服务团工作再升级为抓手,依托广播电视媒介,通过律师说法,引导律师参与社会治理,助推民生问题解决。  

一、队伍+平台+载体,建“实”三项机制。一是优化一支队伍,打造“主力军”。在全市范围内调整优化“民生律师”服务团,吸收各有专长的律师金服务团,提示律师服务层次,以“关注民生·律师说法”的形式开展活动,轮流参加节目录制,解答、分析广播电视反映的民生问题受理。“民生律师”社情民意热点难点问题的法律解读与服务,今年,已播出“律师说法”节目23次,助推问题解决15个。二是建好两个平台,筑牢“硬支撑”。以电视台为媒介,建好“焦点法析”平台。参与《民生直通车》“百姓事马上办”专栏的制作。通过“民生律师”法律解析,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以广播电台为媒介,建好“法律解惑”平台。录制“我在平湖”广播栏目。通过接听广播热线,和听友互动,解答咨询,普及法律知识。今年参与节目8次,接听热线咨询26次。三是做优三项载体,激活“内生力”。以服务中心工作为载体,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协助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加强法律监督。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为载体,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民生律师”法律政策宣传员、民间矛盾化解员和民情反映信息员作用。以助推部门工作为载体,以第三方身份,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和技能,推动政府职能部门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提供法律建议12条,开展综合民生法律服务10多次。

二、排摸+宣传+服务,履“实”三项职能。一是勤走访,做好前期排摸工作。通过勤下村居,深入农户,了解村情社情,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民生律师”活动方向。目前,“民生律师”服务团共深入村(社区)16人次,走访农户80多家,征询群众意见、建议18条,排摸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土地流转等矛盾23个。二是善沟通,做好中期宣传工作。“民生律师”通过镜头、电波走入百姓寻常生活,不断扩大群众法律知晓率,给需要帮助的民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服务,并且通过协调沟通,助推民生问题解决。今年,为群众解答法律疑惑15次。三是多反馈,做强后期服务工作。“民生律师”依托平湖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顾问体系,以前期调研,中期宣教为基础,通过回访、反馈,扎实推进后期法律服务工作。今年,“民生律师”通过定期实地走访和村(居)务法律体检,制订了内容详实的法律服务计划,并深入乡村、社区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和咨询点,不断延伸基层法律服务。  

三、政府+行业+社会,产生三大“实”效。一是攻难点,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今年,“民生律师”充分利用政府法律顾问和村(社区)法律顾问两大平台,围绕政府重难点工作开展提供法律评估、法律论证和法律监督,通过材料衔接、分析做好法律风险研判,参与前期决议起草3次,为难点问题提供有效法律意见,推动法律服务政府法治建设。在平湖市司法局的推动下,“民生律师”服务团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在征迁等工作中,以专业、中立的角度,寻求百姓、政府的平衡点,有效解决问题。二是树形象,推动律师行业建设。发挥“民生律师”公益性优势,最大程度地满足政府和群众的服务需求,树立品牌良好形象。针对中小微企业现状和法律服务需求,“民生律师”组团开展法律服务中小微企业活动,免费进企“坐堂”把脉开方,已为开展义务“法律体检”4次,制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办法、措施10条。围绕当好党委政府的法律参谋,做强企业经营的智力支撑,提高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树立队伍新形象。三是夯基础,全面维护社会稳定。平湖市司法局不断延伸“民生律师”服务团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依托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认真开展法律援助,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基层稳定。同时,参与9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驻点值班,为群众就法律问题答疑解惑、提出切实有效的法律建议。今年,共接待来电来访群众120余人次。



来源:平湖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卢楠